自由前的恐惧财务自由实证#31
财务自由一直是我个人优先级最高的财务目标,从懵懵懂懂到制定具体的财务计划,再到如今渐渐靠近终点,已经走了五六年。为了能够更加透明、中立地证实普通人财务自由的可能性,从 2019 年开始我决定公开自己的财务进度,成为这个系列内容——财务自由实证。
这个阶段的目标——工资理财实现财务自由。不追求大富大贵,但求能够不再纠结生计这些琐碎问题,在重大选择面前获得更多的人生选项,不再瞻前顾后。
有兴趣参考这个实证的朋友建议先看看之前的引导篇,制定你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一起财务自由。这里还有几个资源对于大家理解实证会有很大帮助。
- 一文打包三年干货
- 我的第一本书,整理财务自由方法论
- 一期访谈和一期播客聊聊我的经历和观念
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 30 岁前积累 500 万人民币金融资产, 根据资本市场的历史收益情况,这笔钱对我来说大致可以每年产生 50 万的“睡后收入”,足够支撑我选择自己想要但收入也许没那么稳定的理想生活
- 虽然计划执行的几年后,渐渐发现用不了这么多钱,但这个目标还是保留下来了。
- 大家可以参考我的思考和感悟,但不一定要参考“我”的目标,找到“你”的目标。建议以家庭年度开支的 10 倍或者年度工资收入的 10 倍最为最初目标,这足够自由了。
财务自由之路大事年表:
- 2017 年,计划正式开始,同年获得家人的认可和支持;
- 2018 年,A 股熊市大跌,出现“钻石坑”机会;
- 2019 年,开始财务自由公开实证(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系列);
- 2020 年,新冠股灾,自由之路上的又一个关键机会;
- 今年,自由目标基本达成,开始向新的节奏过渡……
实证账户更新
当前财务自由计划完成度 91.7%(当前资产 ÷ 目标资产),比上个月跌了一些。
为了跟踪财务自由状态的可持续情况,从第 30 期开始我又琢磨出了一个新的小工具——同时跟踪「累积家庭开支」和「累积投资收益」的曲线,关注两条线的趋势变化,如果投资收益曲线长期在家庭开支上方,就说明这个状态是可持续的 ↓ 这是最新记录
### 第 31 期的思考——自由前的恐惧
过去这一两年我研究过很多财务自由博主的经历,发现在自由之路即将抵达终点之时,当我们不再只是幻想“如何炒老板”,而是真正开始面对辞职这个选项时,常常会变得恐惧起来。
原本的计划经历过市场牛熊考验,经历过不断思考升级,一路上坚定不移。但真到了实现目标之时,我们又开始反复拷问自己,这样真的行吗?
不少小伙伴在这样的恐惧之下选择再多坚持几年,再积累更多的钱,好能让自己更安心一些。
这个情况很普遍。
所以为此我一直在做功课,准备了好多方法:
- 不要在市场上涨时做决定,等到下跌低估时再审视,这时资产水分小,更容易看到真实的自己。
- 准备足够的安全边际,拥有面对各种意外的资本。
- 开支膨胀是自由的敌人,而数据显示,有房、成家面对这个问题会更加从容。
我觉得自己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虽然我不能保证这条路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却可以肯定,当问题真正发生时拥有财务自由我能做的比没有自由时更好。
但如今当我们真的开始像已经财务自由一样看待生活,思考脱离上班、依靠被动收入生活时,依然感受到了这种恐惧。
它们如约而至。
……
我先是想到了当初少楠的那段心得,拿出来重读了一遍:
从收入上来看,我现在的工作是我第一份工作年薪的 30 倍,但是这丝毫不能解决我内心中的恐惧。这让人费解,因为同期来说,我的消费欲望并没有提升那么多,也很少购置大宗商品,那么我究竟在恐惧什么呢?
虽然我们现在很少直接饿肚子,但是实际上,我们还是担心失业,担心生活从此走上下坡路,所以我们希望金钱收入是可以预测的。
所以月薪能提供这种确定性,无论我们多么讨厌当前的工作,我们都还是会尽量找到一份工作 —— 确定性给人安全感 —— 正如 Naval 所说:月薪有毒,它让我们上瘾。
这会导致一个问题,我们习惯了这种确定性,就会感觉自己在勉强拥有当下的生活。不管我们账号里面有多少钱,都会担心一旦不工作之后的生活大幅下滑,而处于这种生存的状态下,无论风险多么小,你都不敢做任何不确定的事情,永不会去追求一些内心所想的事情。
「我们希望金钱收入是可以预测的…… 月薪有毒,它让我们上瘾」,现在我可能真正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义。
我的恐惧一部分来自即将失去这种确定感,这是确定感的问题,而不是钱数量的问题。
而另一部分,我想应该是来自财务自由实证的数据,最近这段时间我的账户净值刚好一直在缩水。
放下已有的确定感会带来恐惧,而不确定收入又赶上下跌周期会把这份恐惧无限放大,成了现在我所感受到的情绪。
我第一次得以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它们。正是它们,把很多原本已经实现目标和有能力实现目标的小伙伴们拦在自由之外。
但下一个问题随之而来,我们应该如何与这份恐惧相处呢?
……
然后我又想到了当初 Morgan Housel 在访谈中的对话。
投资(或者其他和钱相关的问题)常常是反人性的,那我们应该如何放下人性,放下恐惧和贪婪呢?
Housel 的回答是,我们不能,因为我们是人。
那这不是代表所有努力都没有意义了,反正我们都会恐惧和贪婪?
不是。正因如此,我们才更需要建立自己的体系,提升自己的认知,当我们感到贪婪和恐惧时,它们会带着我们依然按照理性的方向前行。
和希腊神话里海妖塞壬的故事有点像:
相传海妖的歌声会迷惑人的心神,不管他的心智多么强大。所以奥德修斯的船即将驶入塞壬岛海域时水手们都很害怕,传说往来船只都会被歌声迷惑,没人能活着离开。
奥德修斯让水手们用蜡封住耳朵,然后把他自己绑在桅杆上,不论自己发什么命令都不要听从。
后来船到了这片水域,奥德修斯果然被海妖的歌声迷住,叫嚷着让水手们把他放下来。但没人听他的,大家只顾前行,最终船只安全驶出了这片水域。
强如奥德修斯也会被人性所迷惑,但体系和方法却依然能带领我们找到出路。
……
奥德修斯堵住水手的耳朵很有意义(就像我们要建立起一套不受情绪影响的投资和消费体系),但我后来发现更妙的地方在于奥德修斯没有堵住自己的,他有选择地面对恐惧,欣赏到了海妖的歌声。
这也许正是面对恐惧我们可以做的。
我们是可以选择等到市场重新开始上涨,等问题自己消失,再回来考虑自由的问题。
但我还是更喜欢股民之间流传的那句建议(虽然不打算炒股当股民)——如果打算辞掉工作、全职炒股,这个决定一定要在下跌、亏钱时做。
因为恐惧会把最坏的结果具象化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而能接受最坏情况,又是做选择不后悔,甚至反而拿到最好结果的前提。
面对负面情绪,如果是我们不可控的结果,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像水手们一样堵住自己的耳朵。就像面对市场行情的涨跌,如果发现最终结果不能改变,不如不看。
但当结果我们可以掌控,同样可以考虑直面情绪——恐惧其实也在帮我们做财务自由的 double check,如果下跌中我们依然能做出相同的选择,才说明我们真的做好了准备。
而正是财务自由之路前期我们不断的思考和探索,建立起的体系和方法,给了我们直面人性的勇气。
haoooo2021-10-09 13:21:39
今年就是一直存钱一直买 资产一点没涨哈哈哈哈哈
作者
哈哈哈,“只要我存得够快,看起来来就是没亏钱” [捂脸]
稳小囧2021-10-09 13:08:20
可惜我自己的执行力不行,怎么才能累积锻炼自己的执行力呢?
作者
我的观点哈,仅供参考。我个人觉的假如一件事儿还需要所谓的“自律”和“执行力”才能做到,说明你本身并不爱这件事儿,或者还没有想清楚这件事儿对自己的意义。如果想清楚了,你会吵着要做,别人和琐事儿是拦不住你的。
何妨吟啸2021-10-09 13:08:02
富国天惠和兴全合润这半年不是一直在跌吗,也大你的资产怎么一直在增加啊[惊讶]
作者
一来,如果这几只基金是今年以前就在重仓持有的,而不是今年涨起来才匆忙追高,拿到现在不会亏多少钱。基金是先涨再跌,但全年跌幅不大。二来,我不要存钱的嘛,只要存下的比收益缩水幅度大就行了 ??
黎兆举2021-10-09 13:21:43
投资之后真的会产生很多负面情绪,比如失眠焦虑等,这个时候就需要转移注意力,比如:更加专注去工作,去读书、运动、做家务等等等等。因此大多数的投资书都是说要修正自己人格,像苦行僧一样,像也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停写文章。我非常感谢也大,如果没有也大出现在少数派;也许今天的我也还是在大手大脚的挥霍钱而不知道投资赚钱! 虽然我在也大公众号少留言,可能在后台数据不是铁粉,但是我的进入公众号就是看也大文章!总的来说,也大 大部份的东西我是懂的,但是有很多地方,比如有知有行/且慢记账详细操作我是不懂的。原因是现在信息流太多了,或许我需要幼儿园式的教学。 我的愿望希望也大定下一个目标,把300w翻一番,然后多出来的钱多去各个城市线下交流,因为单纯文字很难完整表达。
stella2021-10-09 13:19:59
每个月固定的工资收入确实能带来很大的安全感
民國女子2021-10-09 13:38:41
“ 不追求大富大贵,但求能够不再纠结生计这些琐碎问题,在重大选择面前获得更多的人生选项,不再瞻前顾后。” 太同意了!
江湖小深2021-10-09 13:16:16
这是确定感的问题,而不是钱数量的问题。对这句话深有同感,有时候我们太容易把一些问题困难归咎于钱,可真正拥有了那个数量级的钱后,发现并不能解决[捂脸]
石磊2021-10-09 13:28:07
感叹作者,年少有谋,居安思危!想想自己都40岁了,还在公司中层里面打拼瞎混,,,也是应该思考如何去实现自己的财务自由了。有个问题,500万本金累积下来之后,每年50万费用你计划如何去抽出来呢?卖掉一部分上涨的股份?
作者
这个问题之前我有具体写过策略,后台回复“被动收入”有我的思路,供参考。
何妨吟啸2021-10-09 13:20:13
也大,我还有个问题想请教。现在经常有人以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导致的购买力缩水这个问题来质疑靠理财实现财务自由的可行性。这个问题真的会存在吗,现在的100元放到30年后真的像30年前的100元放到现在这样吗?
作者
我在这篇文章开篇部分贴了不少链接,在“一篇访谈”链接的文章中具体回答过这个问题。通货膨胀会变,但投资收益也会随之变化,因为我们持有的是资产。通胀提高,东西变贵,但资产也会随之变贵,如果资产本身没有腐败是真实有价值的,那依然跑得赢通胀。投资就是在买资产,想明白这个问题就不担心了。
刘 * *2021-10-09 13:16:56
战胜自己的恐惧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帮助别人也战胜恐惧。[苦涩]
wonder辣2021-10-09 13:34:33
也大 有推荐的财务自由的博主吗?
作者
推荐看看这个网站作者的播客 https://www.madfientist.com/,他自己实现财务自由以后就在专门采访各路财务自由博主,已经录了几十期了。
J.Z2021-10-09 13:25:15
佩服博主的心态,每年10%的收益从长期平均来看确实靠谱,但分布到每一年可能有一半的可能达不到。如果没有收入,其实不应该这么激进,不过有稳定或者还算稳定的收入就另说了。
作者
财务自由也是需要安全边际的,方法可以有很多,另有一份自己喜欢又和股市关系不大的工作也是安全边际的一种。
FHG2021-10-09 13:13:24
请问有知有行记账更新收益率显示后,博主的收益率是否比之前高了?
作者
没有,对我几乎没有影响,两个数字几乎一样,就差了一个百分点,42% 和 43%。我在刚刚开始实证的时候就一直是重仓了,而且在均匀买入,所以时间加权和资金加权结果差不多。但如果是开始买得少、越涨买越多,差别可能会很大。
苏2021-10-09 13:21:44
支持支持 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 也君快成为生活的哲学家了
Beauty兔子2021-10-10 13:07:01
现在的我觉得,就算我达到了自己的资产目标也还是会一直工作下去。因为目前的工作我好像还蛮喜欢的
作者
自由为的是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既然喜欢“保持不变”也是一种选择啊~
xwy2021-10-10 11:02:31
「虽然计划执行的几年后,渐渐发现用不了这么多钱」 也大,看了你这句话,忽然发现原来我已经自由了
芍药z爱牡丹2021-10-11 10:25:20
也大,如何确定自己的目标优先级呢?有什么方法或书籍推荐吗?
作者
多向内求,多问自己的内心,比如我常问自己,“住小房子但每天自由”和“住大房子但朝九晚五晚五”哪个更向往,很容易就会知道对自己而言房子和自由的优先级区别。
苏源2021-10-09 15:36:47
熊市收获加倍认知,牛市收获加倍财富!你看市场多好,怕咱们德不配位[偷笑][偷笑][偷笑]
徵繆2021-10-09 14:41:09
这次十一回家我才深深体会到下跌行情不好熬呀!对于自己买的基金是有信心的,但是爸妈都知道我买基金了,开始各种说教,老爸更是拿大盘那么多年都是三千点说教,在得知我现在确实是亏损状态,更是要我悬崖勒马,并且表示绝对不会拿出钱支持我买基金的…… 太大了我去,跟批斗会似的,还好我内心坚定,大概说了一下现在手里的品种,计划,告诉他们我这是经过半年不断学习,认可这种投资方式是可行的,而你们只是根据内心对风险的本身恐惧才说出这种话,并且你们从来没有研究学习过基金,你们只是担心赔钱,恐惧这个市场;随后又说,如果我要借家里的钱投资,一定会拿出我手里所有产品的盈利数据来说话,而不是现在口说无凭;说完等了几秒爸妈没说话,我转身回房间了。做儿子真难……
AYA小颜2021-10-10 15:07:05
我想问问也大,你跟投的长赢是150份还是S定投
作者
我主要跟的是 150 份,s 定投我也有,但比较零散。
手扶拖拉机2021-10-09 17:20:16
因为工作负荷过重又没有解决的可能,我前一阶段辞职了,靠副业维持收入,几个副业加起来收入跟全职齐平甚至反超,但就是这个不确定感始终萦绕在心里。一方面对35岁失业这个问题释然了,因为已经主动处在了失业当中;另一方面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感会有焦虑和迷茫,但明明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掌控权,人性还真是一个小怪物啊,根本摸不透
蜡笔小虫2021-10-09 15:47:55
财务自由确实渴望而又让人时不时的焦虑,当你真正了解一个东西的本质就会比较坦然,说明自己还需要继续学习的路上。。期待也大的更新也变成一种习惯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