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错过……

这个星期更新我的财务自由实证进度时,有小伙伴留言问到:> (在财务自由历程的记录中)总资产和投入本金在中间有一个大的跳跃,原因是什么呢?是投资收益吗?

/pic/1_k533LEd1Hlx1rIw74My3DVvyRMQ0yQ.jpg我说,因为 2020 年正好赶上了公募基金的行情。投资收益往往不是线性增长的,常常几年的投资,大部分收益却来自其中几个月。有点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感觉。所以“闪电劈下来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自己在场”。

但后来又有小伙伴问我,不对呀,同是 2020 年,我 2020 年 10 月开始定投,为什么到现在收益还是负数?

小伙伴的这个疑问正好说出了我真正想表达的东西。

我在自己实证的收益图上标了两个日期和一条线 👇 它们可能比“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更直观一些

/pic/2_DqcZBIUglLwdlSHYN9BCnE1vf8YKIQ.jpg- 如果从 2020 年 5 月开始到今天,我的收益是 30.95%

  • 但如果从 2020 年 9 月开始数到今天,收益就骤降到了 6.85%。再加上上涨时我们常常越涨、买得越多,推高持仓成本,很可能就会变成小伙伴口中的“定投到今天收益还是负数”。

前后只差了短短 4 个月,但结果却可能差了非常多,完美错过……

……

大家别误会我的意思哈,我不是在证明自己有多厉害,我的收益比各路大佬和很多读者差远了。

我也不是想说 2020 年 10 月买入不明智,回到当时我也不知道未来会涨会跌,这段时间我也从未停止定投 👇

/pic/3_RN1MC6qw8ytjyoPBKZicBvKD0rpicA.jpg我想和大家说的,是投资上「错过」的代价。

财务自由实证到现在我写了 32 个月,眼看着快 3 年了,看着自己的实证账户盈利从 0 到 130 万,而其中近 100 万是来自 2020 年 5~9 月这 4 个月的时间。如果去掉这几个月,那这一路的收益会因此骤减到只剩零头,财务自由计划可能也要因此延迟 3 年。

错过这 4 个月,换来的不是再等 4 个月,而是可能重新再等 3 年。

每逢赶上行情不好,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市场不涨反跌时,总会有人问我,你怎么不走呢?为什么不等到行情好了再重新回来投资呢?

我说,我不能,因为这是我们为了实现财务自由全部的钱,我经不起错过的代价。闪电劈下来时,我必须保证自己在场。

……

但又有人问我,投资长期持有确实能抓住上涨,那下跌不也全挨了吗?

确实,我今年的账户回撤就挺大的。实证图上可能看起来不明显,这是因为实证一个月才记录一次,如果补上 2 月 15 日中间的数据,应该看起来是这样的:

/pic/4_pfF5bsXchuyRRJMUfyLZZeO79LMjUQ.jpg抓住上涨常常就要承受下跌,但我愿意接受这个结果。

雪球创始人方三文有句总结我挺认同的——资产市场的长期规律不是涨跌波动,而是永远上涨。

我们投资长期看来赚的不是股市涨跌的钱,而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钱,经济发展带来的效益最终会体现在资本市场这个“晴雨表”上。

所以虽然全挨了下跌,但只要能抓住上涨依然能获得还不错的回报。

……

但我又会被问,选对了投资长期持有那确实赚钱了,但问题是选错了投资呢?你怎么知道自己选的就是能够长期持有的投资?

老实说,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长期持有虽然不能让坏投资变成好投资,但追涨杀跌却会让这些好投资也变成坏投资

选定投资长期持有,这虽然不是个满分答案,也许只有 80 分。但我也不会因此而去选一个在我看来只有 40 分甚至 0 分的回答。

但长期持有到头来发现投资是错的,这个代价我同样不能承受,所以在长期持有的基础上还要加上均衡分散、不懂不做

资产市场是长期上涨的,而公募基金又能创造超额收益(只投我懂的),所以这里好投资的比例总是大于坏投资的(均衡分散)。

人总会犯错,但只要持有的投资中正确的资产多过错误的,一样也能赚到钱。

……

投资时我们应该把自己的预期放低一些。当我们说长期持有、均衡分散、不懂不做时,并不是说「只要如何如何就一定能赚钱」。

不管任何投资都不能永远上涨,大部分时间都是波澜不惊而不是惊心动魄。重要的是,不要错过随时可能发生的上涨。

不管任何投资都不能保证 100% 正确,投资本就是与错误同行。重要的是,确保“正确”带来的收益大过“错误”导致的损失。

投资没有完美的策略,没有「只要……就……」,我们常常只能在有限的认知下做出不完美的选择。

但至少我们可以先试着寻找这些不完美的相遇,因为它们总要好过完美的错过。

风险提示: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只是我个人投资心路历程的记录,分享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投资最终还是要独立决策,毕竟我也可能是错的。

PS:找题图的时候果断选了这张 👇 投资就像从水面的倒影和波光中推测世界的真相。没人知道完美答案,但每个人有都在从过往的认知和经验中做出自己的选择。

/pic/5_oFCtPkSMZmeY1Y6oUAaibHtbthfGJg.jpg与同路小伙伴们共勉。

邱小尾巴2021-11-05 13:04:37

今年我的基金-3.5%[捂脸] 股票放着一直躺了三年 还是没回本[裂开]

作者

是很好的反面例子了 ?? 光长期持有并不能保证赚钱,好资产 + 好价格 + 长期持有得放在一起。如果不确定什么是好资产,就均衡分散;如果不确定什么是好价格就持续定投。尤其小心的是股票,这是会死的资产,盲目长期持有代价挺大的。

ALO Antique2021-11-05 13:55:04

资产长期上涨为何A股万年3500呢

作者

3500 点的上证应该是全市场最体贴的指数了吧 [让我看看] 只有它不涨,这样赚了钱的小伙伴们遇到被借钱又不想借的时候,只要拿出上证再说一句“还套着呢”。对方不但不会怀疑,还会反过来安慰你……

程2021-11-05 13:06:23

大部分是垃圾时间

作者

市场的大部分时间就跟有些电视剧似的,中间落了 10 集再看发现还能接上 ?? 就是电视剧发现错过剧情了还能补,资本市场就只能等下次了……

向天一笑2021-11-05 13:23:55

也大,有个问题想请教下。我认为只要股票资产每个月能够产生固定的现金流,这个现金流能够覆盖日常支出,基本上就实现财务自由了。但是我发现,目前没有那种能每个月产生固定现金流的产品,就像曾婉玲书中说到的那样,每个月可以拿到利息或者分红,足够他们生活。像这样的话,我们怎么去找到这样的产品呢,可以每月产生固定的现金流,用来做生活支出,自己给自己发工资?

作者

很多依靠投资获得被动收入的小伙伴们都会准备比较大额的备用金,用来“削峰填谷”。以前我写过,后台回复【被动收入】我有整理对应链接。

郭冉夕四2021-11-05 13:44:03

投资不会爬行,只会跳跃

月野雪喵2021-11-05 13:22:23

不懂不投听着很简单,其实做起来不容易的。当看到其他人收益很好,或者亲戚朋友推荐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盲目去投,并且不会意识到这是「不懂」的一种

作者

懂有一个相对简单的标准,就是不会去请别人来评价自己的投资。如果总要问别人买了什么,或者让别人看自己买了什么,需要从别人的评价中来获得信心,那往往就是没懂。潜意识其实挺准的。

昕昕子2021-11-05 15:53:47

这题我会!同一个可转债,当初看好的价格一念之差没买。后来以更高的价格做短线。现在回头看,短线赚的比一开始放着少多了[捂脸][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