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杠……

平时我经常会分享过往经历的复盘和思考,在这些内容下收到一条留言:> 不是杠,但是突然想到一句话,投资中过去的经验不一定会在未来复现。

看到这句留言我感觉特疑惑。

这句话虽然是正确的,可这就像朋友生了孩子,你补一句「不是杠,这孩子将来会死」。就像朋友换了工作,你预言到「不是杠,你将来肯定会有麻烦」。就像朋友刚翻开一本书,你评价说「不是杠,大部分书都没啥用」。

是真话,但没有任何没意义啊……

好在小伙伴后来又补了很长的几条留言说明,把意思解释清楚了,这事儿就此翻篇。

不过从这条留言,我倒是想到了几件挺有意思的事儿。

……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做「自证预言」——我们说过的观点(预言),潜意识会推着它变成现实。

武志红分享过一个经典案例:

一位女生来访者婚姻非常不幸,连续两任丈夫都家暴,最终离婚。

后来她终于找到了一位温文尔雅的老公,甚至从没和女生吵过架,每个人都觉得她终于脱离苦海。

但有一天,这位温文尔雅的丈夫居然动手打了他的妻子。

亲朋好友们聚在一起批判这位丈夫,“她都这么不容易了,为什么还要出手打她?”

后来问清楚细节所有人都沉默了:

细节是,他们因为很小的事吵架,好像就是因为做菜盐放得不对,越吵越激烈,吵着吵着,女人对男人说:你是不是想打我了?像某某某打我妈一样!

女人说的某某某是她爸爸,因为她很恨爸爸,所以都是直呼其名。

男人说,怎么可能,我今天和你吵成这样都很奇怪,我平时都不和女人吵架的。

这个女人歇斯底里起来,开始大喊:你就是想打我!打呀!打呀!不打你不是男人!

她刚喊的时候,男人没做什么,但她癫狂地喊了很多次后,男人脑袋突然一片空白,然后一拳挥了出去,将他最爱的女人打倒在地,嘴角流血。

在男人脑袋一片空白的时候,其实发生了一个很重要的转变,就是他被洗脑了。本来,他有一个积极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我是一个好男人”,结果被妻子的预言“男人都不是好东西”,给洗掉了。

女生的预言是「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男人都会打女人」,然后她的潜意识就会推动她“付出努力”,把自己的预言变为现实。

……

自证预言是个在生活中值得留意的概念,至少有正反两种意义

反面的意义:

我们身边总会有一些热衷于批评别人的人,比如当你正在很努力地做一件事儿,而边上有人不咸不淡地评价一句「不是所有努力都会成功」。

听完你可能会觉得心烦,而当你心烦意乱停下来和他理论时,他的这个预言就已经变为现实——至少过去和接下来的这十几分钟你的努力变成了彻底的失败,变成了无谓的口水仗。

所以天使投资人 Naval Ravikant 告诫我们:

Don’t partner with cynics and pessimists. Their beliefs are self-fulfilling.

更精彩的是和菜头对这句话的翻译:

不要和愤世嫉俗者和悲观主义者为伍,因为他们会任由坏事发生,以此证明他们的负面看法是正确的。

很多抬杠和无谓的批评也带着悲观的自证预言,这是我们应该小心的。

倒不是说我们要不听建议,还是要对他人的批评保持开放,但应该是一种有选择的开放。

我真心喜欢那些批判我的做法,但转身就能拿出更好解决方案,甚至知行合一自己也在用的人,我愿意倾听他们的思考,也在不断努力成为其中一份子。

可当一句评价仅仅停留在批评,却拿出不一个像样的改进建议时,我们就要小心了。

这也许就是悲观者们试图把消极预言变成现实的又一次努力。

……

自证预言还有一种积极正面的用法。

呆伯特漫画的作者 Scott Adams 在访谈中提到过他自己在用的「自我肯定法」——把我们希望通过长期努力能做的事儿,每日反复地抄写几遍,不断坚持。

比如他自己的两次自我肯定分别是:“要成为排名第一的畅销书作家”,和后来生病三年半的时间里都不能说话,“我将会口吐莲花、妙语连珠”。

乍一看有点玄,也不排除他自己只是个幸存者效应的特例。

但持续的自我肯定也同样是一种积极的自证预言,当它被不断重复,越来越强大的时候,就一定能从某些方面转变我们的视角。

是个比较容易上手的应用自证预言的方法。

……

说起来还挺巧的,Scott Adams 后来写出的畅销书《呆伯特法则》中间有一段,再次提到了自证预言,作为结尾分享给大伙吧(段子,切勿当真 /pic/1_6VvJrS0UIcGia9Y0Dj65pqlxicmZhQ.png

一些事没人做,

一些人没事做。

没事的人盯着做事的人,

议论做事的人做的事,

使做事的人做不成事、做不好事。

于是,

老板夸奖没事的人,

因为他看到事做不成……

daisychu2021-12-03 13:10:01

你没别的例子来证明你的论点吗?这世界上被家暴的女的有几个是因为这种原因被家暴?[弱]

作者

你对,你厉害 [强]

Act2021-12-03 13:32:55

现在真太可怕了,但凡沾点男女对立的事情,不管什么语境下,不管什么核心主题下,都像找到了引爆点,疯狂开始输出。

作者

我也有点被这四处拱火的架势震撼到了

茄子2021-12-03 13:11:16

其实很简单:“不是杠”的潜台词就是“我偏要杠”,就像当2个人在吵架的时候,如果第三人说,“我来说句公道话,blabla”的时候,就该知道,他要开始拉偏架了。一个人郑重的声明一件事时,往往代表他对这件事是心虚的,就这么简单

作者

这种情况确实挺普遍的,至少比例比较高,我们越缺少什么,往往就越愿意强调什么

Andy2021-12-03 13:07:40

网络上哪有什么批评完了再指出原因并给出解决之策的,那得多大交情。 网络上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匆匆而过,这也是网络的必然属性吧。 还是不要在意这些比较好,只要自己跟自己的逻辑自洽就好。

作者

有心去找这样的人,我们能找到很多,而且每遇到一个都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变,对我来说孟大、E 大、少楠、张潇雨、Morgan Housel 等等都是这样的人。 很多时候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而在于我们是否有意识地寻找,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Andy

你这只是找你觉得对的人而已。

作者

所以,这是你的“自证预言”?

石×32021-12-03 13:10:57

今天这篇真的太棒了,看了这么久你的文章,第一次感觉直击心灵。负能量者真的太可怕,负能量满满又只会抱怨不想解决办法的人更可怕。 自己年轻的时候喜欢抱怨,工作这么多年回顾望去,曾经抱怨浪费了太多时间,而且没一点蛋用!

Pluto2021-12-03 13:06:26

突然想到一句话:同样的问题,第一次发生是巧合,第二次发生就值得反思,第三次发生肯定是个人的原因。

金吒2021-12-03 14:00:55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最本质的需求有两个:自洽与求真。 当我看到你和我不一样的时候, 要么否定你,确定自己“真”的位置,实现自洽;要么否定(或者质疑)自己,迭代自己“真”的认知,实现自洽。 否定别人比否定自己容易多了~所以“杠精”也比“同路人”多多了~

金吒

补充:要么否定(或者质疑)自己,迭代自己“真”的认知,并从行动上加以改进,实现自洽。

Ελισβετ2021-12-03 13:23:48

最近在刷 logical reasoning,从逻辑角度剖析一下吧哈哈哈,“就像朋友刚翻开一本书,你评价说「不是杠,大部分书都没啥用」。”就拿这个做例子。如果我们认为这句话是“杠精”(负面)行为的话,可以认为“不是杠”和“大部分是没啥用”之间属于inconsistency,前后不一致,同理比如“我不是说你不好,但你确实有点毛病”是一句非常典型的inconsistency。其次,一个很容易提出的flaw是no evidence has been given to support,她当然有权利说“大部分书都没什么用”(这句话未必是错的,比如可以给出premise说“现在的大部分书都是流行书,既没有很好的文学价值也没有实用价值”),所以这句话未必是错的(未必是杠精),但是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心烦和困扰却是真的所以大部分人还是会认为“你在杠”,但看到这样的话如果想让自己心情不要太糟糕的话,不如问一句“有什么证据支撑呢”,或许可以抛弃情绪愤怒促进沟通诶~(或许)

Chloe2021-12-03 13:23:15

我感觉不是杠的意思是我想提出反对意见但是又害怕我的意见被别人反对

光与信仰2021-12-03 13:09:40

最后那个绕口令好绕不过潜意识是真的很强大,我们的意识每秒只能处理15~40个比特,而在潜意识的世界里每秒就有1,500万比特的正在发生。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到底现在当下正在发生什么。如果说我们的意识是一个火苗的话,那么潜意识就是一个核反应堆

昕昕子2021-12-03 13:41:15

所以说,赚钱一定要抱着坚定的“我能赚到钱”的信念感。当然要有别于“我多牛啊我肯定能赚到钱”

德萨罗人鱼2021-12-03 15:23:45

看文章和上网看别人的发言,我一直觉得有一点很重要。我们要知道没有人说话可以做到尽善尽美的,不要过于纠结对方说的不好的地方,而是要去找这段话对你有帮助的地方。 大言不惭地说句,说不定对方说的不是不好,只是在你的视角去看这就是错的。 所以,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别人观点中对自己有益的部分,并且越变越好!

河马2021-12-03 13:09:23

同事中有些人不管事但也不干涉事,最烦的就是不做事你做了还来一堆指手画脚要给他解释半天你为什么这么做,要让他做吧他又不做,真是又菜又爱玩。

仰望星空钟2021-12-03 13:32:52

让我想到了催眠魔术,意志力薄弱的人会被筛选出来然后被催眠成功。

東2021-12-03 13:17:15

两口子吵的架,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吵起来的。

Anna2021-12-03 13:14:11

可行性高的建议和可论证的批判>意图使人放弃的唱衰

Anna

而区分是 【恶意唱衰】还是【善意的风险提示】,可能需要更多的交流来判断。

没然后2021-12-06 12:51:22

被第一条留言惊到了 就好像被人从很舒服的睡眠里一拳打醒[捂脸]

小星星2021-12-03 17:54:47

看完文章让我想到两个点: 1.股市有一句话:悲观主义者永远正确,而乐观主义者总能赚到钱。这句话告诉我们:从收益角度来看,悲观主义者的正确没用,乐观主义者的选择有用。 2.李笑来在一本书中提倡过一个观点:不要参加没有作用的争论,多去参加有作用的讨论。 争论的双方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说的对,进而显得自己厉害,而对于争论的内容对自己有没有帮助并不关注。 所以我在想,如果一个人说的话是没有作用的,比如遇到正确的废话、只说观点不解释、杠精举个特例等等情况,我们直接忽略就好了,很有可能这个人就是来争论的,与他争论对我们没有作用,反而浪费时间、影响心情;如果是有道理的,可以回复一下来做讨论。

Dada2021-12-03 13:32:56

刚好最近的一些负面情绪不知道怎么排解,认真读完了这篇文章,很受启发。关注也大的时间也不短了,特别喜欢也大的文章,很有温度。希望自己也能像也大那样,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心平气和

Msysea2021-12-03 13:13:48

是的,自我肯定,肯定别人。多给别人尊重就是自己尊重。别说有没有用,就说让心态变得好一些,遇到事都能更稳。

星语2021-12-03 13:18:10

多次发生的事是否源于自身尚不可断言,但自我应对这类似事物的方法大致是有待改变的,虽然总有一些没来由的恶意,但是否会因此受伤多数取决于自己的处理方式。

微疯铃铃2021-12-07 20:01:30

也大,对我来说你也是对我生活改变很大的人,哈哈哈。虽然接触投资理财的理念算早,大一陆续看入门书《小狗钱钱》《穷爸爸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后面还花了几千去报理财课,但是学到最后反而越焦虑,市盈率市净率什么工具啥的都好学,但还是克服不了厌恶损失心态,不敢把钱放市场里真金白银的试炼。就处于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做不到。后面在微信读书关注了你,一开始没咋上心,后面慢慢看你文上瘾,弄懂了一些逻辑后,才跟投了E大的定投计划,对自己不上班也有钱的生活坚定起来,以前觉得好渺茫。总之,就是很感谢你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