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涨下跌都舒服

时隔两周我又出现了,大伙想我没 /pic/1_YsPkYxUzAy1JKoCOJz6orpUbbvvrSg.png最近这几天市场又有波动。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我发现从上周五市场下跌开始,后台问我啥时候回来的留言一下就变多了……

前两天我在知识星球里分享自己 2021 年投资上的一些心得,有位小伙伴表示,经历过今年的下跌才发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远没有以为的那么强,正在不断减仓,增加固收类投资的比例。

意识到自己的真实风险承受能力,这是个好事儿。

填问卷时我们可能看着「下跌 30~50%」这样的数字没啥感觉,但真到亏钱的时候,常常没到 10% 就已经开始难受了。

但我也提醒他,下跌时我们常常容易过度减仓,这样下跌的时候是舒服了,但涨起来又可能后悔。

减仓的时候要想着,这个仓位如果市场涨起来了,我会舒服吗?

反过来,加仓的时候也要想到,如果现在市场开始下跌 20%,我会舒服吗?

一定要找到一个上涨、下跌都舒服的仓位。

不过道理如此,不知道大伙有没有这样的困惑——

上涨时舒服的仓位,跌下来总是很难受;但下跌时舒服的仓位,上涨去踏空又会焦虑。

我自己在投资上有过这个阶段,上涨、下跌都舒服,仿佛永远也不可能兼得。

到后来我一点点发现,仅仅试图通过仓位来实现上涨、下跌都舒服,可能是还不够的。

我找到了一个更适合自己的方法,分享出来,也许能帮到一些有同样疑惑的小伙伴们。

……

我们先不考虑下跌,只考虑上涨。

假设市场一年上涨了 50%,比如像 2019 年、2020 年,多少仓位会让我们觉得舒服?

先别着急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我们退后一步想,有 10 万本金的人,和有 1000 万的人,他们的答案会一样嘛?

显然不会。

如果只有 10 万本金,就算投入 90% 很可能依然不满意,涨了一半也才 4 万多,所以恨不得直接拉满甚至上杠杆。

但如果我们有 1000 万本金呢?就算只投入一半,500 万本金赚到 250 万的收益,也是非常舒服的回报。

关键因素不是仓位的比例,而是我们投入资金的数量。正所谓“熊市才看收益率,牛市要看本金”。

上涨行情中让我们舒服的不是仓位的「比例」,而是我们投入本金的「数量」。

想要在上涨中舒服,我们应该先想清楚自己要投入的钱的数量,然后再来确定仓位,而不是依靠仓位来确定钱的数量。

举个例子,我自己投资的目标是财务自由,希望每年获得超过 20 万的被动收入。在当前的环境下,估值比较适中,我对未来的收益预期是年化 10%,那么我应该投入的资金就应该在 200 万以上。

而如果我的总资产有 400 万,对我来说上涨舒服的仓位就是 >50%。

有的小伙伴看到这可能有些郁闷,那如果我算出来应该投入的钱比有的钱还多,那咋办?别着急哈,后面我会说到这个问题,还有第二个思路。

……

但虽然上涨舒服的仓位是 >50%,这个数字却并不是越大越好,因为我们还要考虑到下跌时的问题。

满仓上涨虽然爽,但跌起来关灯吃面也是够难受的。

怎么让自己下跌时也舒服呢?

对我来说下跌时最舒服的事儿莫过于,满眼都是便宜货,而我,刚好还有大把现金可以用来买入。

所以为了确保下跌时舒服,我们就需要留出购买力来在熊市中捡便宜

假如我们留出 20% 的现金,等市场跌了一半再涨回来,就有可能带来额外的 20% 收益。

当市场大跌时,我们希望自己有多少资金用来补仓,这就能帮我们确定出下跌中舒服的仓位。

这里我就拍脑袋想个数,留 20% 资金吧,那下跌中我们舒服的仓位就是 <80%

所以两个问题的答案放在一起,在这个例子里,比较舒服的仓位就是 50~80%。至于中间这个数字具体取多少,那就看我们自己的风险偏好和当时的市场环境了。

……

当我们总也找不到那个上涨、下跌都舒服的仓位,上涨爽了、下跌又难受,下跌舒服了、上涨又焦虑,问题的根源很可能不在于仓位,而是我们的可支配本金太少了

还是前面的例子,假如只有 200 万本金,想要上涨舒服仓位就是 100%;想要下跌舒服,仓位又是 <80%,我们当然不可能找到那个上涨下跌都舒服的仓位。

但如果本金数量不够,就做不到上涨下跌都舒服吗?

其实也不是,我们还有个思路。

回想起 2018 年熊市,一起走过的小伙伴们也不是都有很多钱,但大家的状态普遍都是极度舒适的。因为我们除了本金,还有工资带来的无限现金流来实现持续买入。

当我们考虑仓位问题时,「未来的现金」也应该考虑进来。

如果本金数量有限,想要在上涨中舒服,就要尽可能充分投资,仓位会保持得比较高。

但在下跌中,虽然我们手头的现金并不充裕,但只要能够通过自己的现金流实现持续买入,依然是个非常舒服的状态。

如果我们有 10 万本金,满仓投资,当市场腰斩时我们的投资亏损时 50%。

但如果我们还有每月 1 万的现金流呢?那么用这些钱持续买入,一年后我们的亏损幅度就会缩小到 25%,并在下一轮上涨中赚到更多的收益。

这样一来,找到适合的“仓位”就要容易得多。

想要在上涨、下跌中都舒服,我们要关注的不仅仅是仓位的比例,更要关注本金数量和现金流。

上涨中舒适的根源不是仓位比例,而是投入本金的数量,以此来确定合适的仓位。

下跌中舒服的根源同样不是仓位比例,而是我们依然有现金能够买入、捡便宜,并在下一次行情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把这两个问题想清楚,我们才更容易找到投资中适合自己的位置。

(end)


大伙肯定注意到啦,这次我没有像往常一样选习惯的 13 点发文。

每次休假或者旅行很有意思的地方,它会把我们原有关于时间、空间的习惯彻底打乱,帮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总能看到一些自己以往视而不见的东西。

我突然意识到,原本这样的发文节奏其实是我还在上班时遗留下来的习惯。

但从上班中脱离出来,我早已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决定生活的节奏,也许这个习惯早就不是最好的那个选择,只是我一直没有意识到。

所以后面这段时间我也会去试试不同的更新节奏,多去看看各种不同的可能。

关于生活我有个观察,屡试不爽——那些我们觉得自己要等到某个时间点才会做的事儿,往往到了那个时候也不会做,或者做不成(所谓的「年度计划」往往就是这么失败的)。

而那些我们真会做的事儿,常常也不用等到那个时候就会自行开始。

上个月我在财务自由实证中给大伙分享,2022 年我想彻底放松过一次没有计划、充满变化和随机的生活。既然这件事儿我真的会做,其实也没必要等到那个时候,回头想想,也许这次休假对我来说就已经是个开始。

2022 年计划,如果我们真的会做,又何必要等到形式主义的 1 月 1 日呢?

苏菲 Young2021-12-22 17:36:53

本金数量确实很重要,我现在10%的资金量耗费了我90%的精力。

作者

我一直的观点是,除非真的喜欢研究投资的这个过程、把这当个爱好,投资理财做到 80 分就够了。剩下的精力用来好好工作、关注生活,回报要比投资更大,而且更确定。

萱鹅2021-12-22 17:37:49

征友信息望翻牌呀也大!之前发过一次没有被翻,今年换到了合心意的工作,打算在寻找人生伴侣上再做一些努力 基本情况:女,91年东北人,身高162,体重50kg。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薪资2w+,将财务自由列入人生规划努力理财中~ 平时有点宅,喜欢打打游戏看看小说,颜值尚可不过很少化妆,熟悉后会发现我大咧咧更像男孩子;要说优点的话,比较坚强也很独立,善于解决问题,不随意评价责怪他人,尊重个人爱好和空间,讲道理不双标,与我相处会很舒服; 想找个有共同话题、一起宅家也开心的伴侣~ 目前打算以后去二线城市生活,比起工作强度太大或事业心过强的,我更欣赏花时间精力在身边人和生活乐趣上的那类人,希望是个人格独立能为自己决定负责的人; 我的VX:xuane77

作者

翻一下~ 其实大伙想征友的话不用先留言问我能不能发,一来一回效率太低了。把自己的情况写清楚,写明联系方式,诚心征友的小伙伴们我基本都会翻的。 财务自由同路人生活里不好找,这么好的资源还是要利用起来 [机智] (但每天不能太多哈,要是看到当天已经翻过,最好再等等)

作者

“讲道理不双标”这点点个赞,这是个被严重低估的找另一半的标准,我觉得比财富观还要重要。

萱鹅

谢谢也大!我也觉得这点很重要,我很不认同“不要和女人讲道理”这句话,不论性别年龄,讲不了道理只能说观念相差太大。

heng2021-12-22 17:27:33

终于都回来更新了,我天天都盯着

作者

哈哈哈哈,看出来是真心的了,今天刚发出来一分钟就 6 条留言了(我怎么还有点小得意呢 [旺柴]

Lily - suddenly, me and the sky2021-12-22 17:30:36

我曾经跟我朋友说过,一般情况下,你的真实份风险承受能力至少要比你测出来的结果下调一到两级,资金量越大下调越多,越是新人越是如此。

作者

深有同感,我们常常会严重高估自己的真实风险承受能力,尤其是在上涨的行情中。

Sylvia Lin2021-12-22 17:45:48

极其喜欢文章最后一句话。7月看书看到类似的一句话,从而决定定期运动,且完成100次(而不是等次年1月1号从0开始。然后7月底开始锻炼,早就完成这个flag啦!截止到今天,我已经连续运动144天啦!(真为自己感到骄傲! “ 2022 年计划,如果我们真的会做,又何必要等到形式主义的 1 月 1 日呢?”

吕可2021-12-22 17:39:02

那些我们觉得自己要等到某个时间点才会做的事儿,往往到了那个时候也不会做。 当下想听的歌会立刻找来听听,好像过了那个时间点便没了想听的感觉。

高姗,很有精神2021-12-22 17:30:35

失踪人口回归[让我看看]

墨然2021-12-22 17:32:42

占个了前排,却想不出啥骚词!

蓝色眼镜2021-12-22 17:32:55

13点发挺好,我都为此定了闹钟[偷笑]

楊其帥2021-12-22 17:28:41

哦吼,终于看到更新啦!每天少了个读物,哈哈,还没看先来留个言

作者

又更新啦,虽然暂时还不能确定是每天,也不知道具体啥时候,但确定会有不少你们肯定会喜欢的东西 [让我看看]

:D2021-12-22 20:09:34

这轮中丐互怜的下跌,让我意识到我的风险承受能力其实很低,哪怕这个品种不会死,哪怕已经投进去的钱中短期甚至长期不会用,哪怕有钱补仓,我也还是非常不舒服[捂脸]

kiki2021-12-22 18:12:56

我感觉,做起来舒服的事情不会等,要年度计划的都是做起来不那么喜欢的,也就是贪图做这件事带来的好处才列计划

猪猪肥2021-12-22 17:42:11

刚把公众号推荐给老公就发现也大休假了,他还说这公众号是不是不经常更新[汗]之前一直没有这个意识,都是我自己在看在琢磨在记笔记,最近觉得交流很多东西他有点跟不上我[旺柴]所以要共同学习进步

李子李2021-12-22 18:06:35

那现金流不够的情况下怎么办

作者

你说呢?

蜡笔小虫2021-12-22 17:39:30

跟车,反正除了有钱加仓不看账户就对了。[旺柴]

ZSY2021-12-22 17:34:44

我发现我不能光看文不发言,混个脸熟[害羞]

作者

实话实说,这个确实有效,公众号经常留言的小伙伴的昵称或者头像我大概都有印象。每当看到这些小伙伴们的意见和批评时,我发现自己总是更容易听进去。

土狗2021-12-22 17:31:14

终于回来了也大[耶]

黑鬼桦2021-12-22 17:26:53

先留言再看[坏笑][坏笑][坏笑]

婧哥2021-12-22 19:11:18

爷爷,你关注的号主更新啦[让我看看] 提前祝也大圣诞快乐

八日蝉2021-12-22 17:52:48

啊,更容易听进去? 那我要刷脸了

作者

你已经不用刷了,这昵称我有印象 ??

张龙欣2021-12-22 17:36:24

终于更新了~,一直刚刚少了什么,今天舒服了

作者

是不是感觉上来按一按“得劲”多了 [旺柴]

暂时想不到名字2021-12-22 17:31:50

哈哈,这个时间更新也挺好的.之前那个时间刚好要午休了,都是午休后再看的

_Pp沛沛2021-12-22 17:26:30

沙发吗!

作者

晚了 10 秒,下次再接再厉 [吃瓜]

stella2021-12-22 18:23:05

我居然下班时间以后才看见,看来今天摸鱼摸的还不够[旺柴]

是星星呀是星星呀2021-12-22 17:32:20

终于回来了

SherLock·OD2021-12-22 17:26:12

沙发

Carrie.Z2021-12-22 20:17:32

又被您一点通了。最近虽然市场波动但是一直觉得涨跌都舒服,一直以为是由于40%的仓位(刚好也差不多能实现10%收益cover一年支出),然后恰逢年终总结,把所有投资仔细梳理了一遍并根据策略和各种考量设定了目标仓位,但从未从投入本金数额和现金流的角度想过,看完这篇又有了新的思路[憨笑] btw,最近由于差不多走到结婚的节点,一直在思考投资与买房,心里还是会焦虑和纠结,于是反复看了也大关于选择在哪里生活和买房的思路,收获颇多。最终看下来,男朋友持房我持证券资产挺好,也就不必过于焦虑了。谢谢也大~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