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储蓄险的真实收益

之前给大伙分享稳健理财的思路,写到储蓄险这个部分时有小伙伴吐槽说,有些储蓄险名义收益率写得不错,但算下来真实收益却并不理想。这类产品我以前也曾经遇到过,标的是复利 4.025% 的年金险,结果最后一算真实收益率才三点几,就很坑。所以在遇到这类真实收益和名义收益严重不符的产品我基本都会一票否决。

最近因为政策调整,现在可以在互联网上投保的不少性价比不错的储蓄险都会在年末下架,以后只能在线下销售。到时候我可能也比较难再帮大伙一一比较筛选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我今天写了这篇计算各类储蓄险真实收益的方法科普,希望能方便大伙以后选储蓄险时找到那些真实收益率符合自己预期的产品。

而且另一方面,学会计算真实收益除了能避坑,有时候还能帮我们合理规划,拿到更高的收益,还是挺值得花点时间的。

……

之所以储蓄险不像一般理财或者基金那样可以简单获取收益率信息,主要是因为储蓄险在收益获取的形式上要更复杂一些。

一般理财的买入操作,在储蓄险这里是通过投保、缴费来实现的,这个很简单,大伙肯定都理解。

但“卖出”操作以及获得收益,在储蓄险这里就比较复杂了:

  • 增额终身寿的收益是通过退保获得保单的现金价值,或者“减保”只取出保单部分的现金价值,或者符合赔付条件(身故)获得保险金来实现的。
  • 年金险的收益则是通过达到约定年龄每年领取年金,或者退保获得现金价值,再或者符合赔付条件(身故)来获得的。

这样一来就让储蓄险的真实收益不够一目了然,也给了不少产品摸鱼的机会。

但是,划重点啦,划重点啦,虽然保险的产品条款复杂,但我们依然有化繁为简的思路:

  • 不管是买入,还是投保,还是缴费,其实都是钱从「我们的账户 ➡️ 保险账户」的过程;
  • 而不管是卖出,还是赔付,还是领取年金,还是退保,其实都是钱从「保险账户 ➡️ 我们的账户」的过程。

只要抓住这两个关键点,再用上 Excel 的 IRR 公式,我们就能很方便地算出一份保单在各个情况下的真实收益。

……

我拿增额终身寿和年金险各举个例子,说明一下计算方法。

先从相对简单的增额终身寿举例,比如「30 岁男,每年交 10 万,交 5 年」,然后 50 岁退保,我们能得到的真实收益是多少呢?

还记得前面的重点吧?两个关键点:

1、「我们的账户 ➡️ 保险账户」:前 5 年每年是 10 万,累积缴费 50 万;

2、「保险账户 ➡️ 我们的账户」:这里应该去查保险保单的现金价值,这是 50 岁时候,也就是 20 年后,我们通过退保能拿到的钱。比如下图 👇 是金满意足臻享版的现金价值会是 926230 元

/pic/1_seSZ1B0U97njOfn2U2dmWcicOU3Qng.jpg然后就可以开始计算真实收益率了。

在 Excel 中逐行填上每一年的资金流动,「我们的账户 ➡️ 保险账户」填负数,就是我们花掉的钱,「保险账户 ➡️ 我们的账户」填正数,就是我们拿到的钱 👇

/pic/2_wvPwMibkogIFPXdCH6FdbguGlqoAHg.jpg最后一行右侧输入 IRR 公式 👆 记得把全部的资金流向都选上

得出结果 👇

/pic/3_hgEwDuxm2uYta5s52CW3l945tWLkug.png我们就算出了持有 20 年的真实收益率为 3.48%,和 3.5% 的名义收益率是相符的。

这就是计算 IRR 收益率的基本方法。

在计算数字时大家需要注意一点,就是储蓄险只适合长期投资,往往时间越长越接近甚至超过名义收益率,时间越短则收益率越低,甚至可能是负数的。最好从持有 10 年以上开始计算,太短了就没啥意义了。金满意足臻享版我算出来的结果是:

  • 持有 10 年,年化 3.46%
  • 持有 20 年,年化 3.48%
  • 持有 30 年,年化 3.49%
  • ……

……

说完比较简单的增额终身寿,我们来说说年金险。

虽然年金险的计算麻烦一些,但相信我,绝对值得!因为计算年金险真实收益除了避坑,还能帮我们更好规划储蓄险的提款方式,获得更大收益

年金险的获取方式更复杂一些,包括(不一定都有):

  • 达到约定年龄每月领钱;
  • 身故后返还的身故金;
  • 主动退保后获得保单现金价值。

假设 30 岁投保,60 岁退休前每年缴费 1 万,60 岁以后开始领取。下图是光明慧选给出的演示数字 👇

/pic/4_iasMyKibQp26KeTib52Y5Qg8ibZk5Q.jpg我查过中国 2020 年人均寿命是 77 岁,一线的人均寿命更高一些 83 岁。考虑到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寿命总是越来越长,我们这一代到时候人均寿命也大概率更长一些,所以我这里就按照一线 83 岁来计算了:

  • 到年龄领钱:每年可以领取 31250 元;
  • 身故金:年金险保证至少领取 20 年,身故时会一次性给付还没有支付的年金。这里超过 20 年了,所以没有;
  • 现金价值:这种情况下没有退保,所以也用不上保单的现金价值;

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和上面一样 👇 先是缴费期间现金流写负数,领年金期间现金流写正数(这张图略长哈,我本来想着要不要折叠一部分,但后来想着还是得方便大伙计算的时候参考图例,所以就完整贴上来了,辛苦大伙多翻一会儿了 😂)

/pic/5_HKJSBSlM1XkAAuwXSM0eoRGrD6AJBg.jpg如果是按照年龄 83 岁来计算的话,光明慧选终身领取的 IRR 收益率是年化 3.58%。

需要说明一下,这里计算所用的是「终身」这个选项,只要人一直在,就算活到 100 岁依然可以照样领钱。所以终身年金险是越长寿总收益越高,反之就会低一些。我也算过不到 80 岁的情况,比如 77 岁,收益就会下降为 2.92%;如果提高到 85 岁,收益还会上升到 3.73%,大伙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预期来计算。

但这还没完,这时候就体现出关注真实收益的价值了,如果提前了解各种情况下的真实收益,我们就能尽早规划,避免这种不划算的情况。

如果我们还是按照 83 岁的年龄来规划,但是选光明慧选的「定期版本」——领取 20 年,最后一年一次性领取 10 倍的年金,然后保单终止,情况还会有所改观 👇 收益率还能提高到 3.78%

/pic/6_IebsxibVLPibNERib0SMywT0JU2UEg.jpg也是个很好的思路。

附注:

  • 定期形态每年领的钱会少一些,从 31250 元下降到 29810 元;
  • 如果在 79 岁前身故,只能拿到保证领取 20 年的余款,最后一笔 10 倍是没有的,要注意。

……

所以说,了解储蓄险在各种场景下真实收益的区别,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按照自己的预期来规划选择。

在规划储蓄险的时候,大伙一定要记得关注一下保险最终的真实收益,不要一个产品看起来不错就直接下手了。

一方面是避坑,另一方面也是优化自己的选项配置,有时候这些细节会带来非常大的区别。

以上就是给大伙分享的通过 IRR 公式计算储蓄险真实收益的思路啦,希望能通过这个科普帮大伙选到更合适自己的储蓄险,做出收益更高的提取规划。

很多产品虽然看起来很复杂,但只要我们抽丝剥茧,找到背后最核心的那几个数字,把所有的钱都转换为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视角,就能很方便地算出储蓄险的真实收益了。

就这,希望大伙都能选到最适合自己的好产品~

PS:如果大伙觉得自己算太麻烦,也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推荐 👉 当时的原文在这里,至少年底之前还是有效的。

PPS:终于紧赶慢赶在大伙下班之前写完了。不知道为啥,我总感觉上班摸鱼时看这些干货状态更好,更容易读进去,等回家大把空闲反而没法好好读了。我应该不是一个人吧 /pic/7_JMttkJQiazF4bWdTBVVEkfMS2Z2C3A.png

Mr.赵2021-12-24 17:11:47

表有点瑕疵 年龄列 74 75 76 77 77 78 79 78 80[抠鼻]

Mr.赵

我是不是看的太过仔细了[捂脸]

作者

多谢小伙伴这么仔细地检查,是我弄数据的时候多了一行,大伙自己算的时候可不要犯我这个错误哈 [打脸]

宋嘉楠2021-12-24 15:45:24

最后一句话太真实了……

作者

哈哈哈哈,感觉办公室里就是弥漫着一种能让人专注进去的「场」 [捂脸]

李梦2021-12-24 15:58:06

办公室看完的,甚至连计算过程都搞懂了,下班看可能就是直接拉到结论[微笑]

作者

??

暂时想不到名字2021-12-24 15:49:08

感觉配置这个的收益也太低了

作者

不要带着看基金的视角来看储蓄险,因为储蓄险的收益是确定的,不管中间遇到啥意外都是这个数,更不会有基金的七亏二平一赚。投资不可能三角:高收益、确定性、本金安全。如果又要高收益、又要确定性,最后常常本金安全就没了,比如 P2P。资产配置不是非黑即白的,重点是相互搭配。

前路2021-12-24 15:52:55

我在思考,现在30+,定投中证500和沪深300,到50多岁,当养老金,这个方案是否可行?

作者

储蓄险解决不了养老的全部需求,储蓄险是用来兜底的。我觉得储蓄险最大的意义在于让我们即使遇上意外不幸,老年也不会饿死;但想好退休生活过得好,投资还是必不可少的。他们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

作者

之前我和一位懂投资的小伙伴聊起买储蓄险有啥用,我有个观点他很同意,也分享给大家——投资的前提是我们的认知会不断进步、不断升级,但这个世界上必然会发生那些可能让我们认知停滞甚至退步的意外。储蓄险的意义就是在当我们不可避免遇到认知退步时,依然能够兜底。生病之后我更在意这一点了……

沙小某Elsa2021-12-24 16:21:20

今年在微信读书看的几十本书,都是在办公室摸鱼看完的[捂脸]

小井太太2021-12-24 15:55:10

摸鱼时跟上学回家写作业一样什么都好奇什么都好看 地上的瓷砖我都能欣赏半天[捂脸]

吕笑 Cici lv2021-12-24 15:54:19

我买了光明慧选,本来几年前我对这类产品真的“嗤之以鼻”,之前觉得随便在股市基金里面都不止这点收益,但是最近感觉还是买点,就当定期储蓄了,人的心态真的会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变化而变化

作者

我对储蓄险也是类似的心路历程(而且公众号还全程记录下来了 [捂脸])真心遇到的意外越多,越意识到要敬畏不确定性。

beckyZeng2021-12-24 16:09:32

Emm。。我说个奇葩思路啊 这个花钱买年金险和提前还贷相比,感觉有钱去提前还房贷是不是更香

作者

哈哈哈,也是个思路,如果考虑 20~30 年左右的问题(房贷期限),提前还房贷也相当于锁定 5% 左右的收益了。不过考虑退休以后的长期问题,我首选还是终身年金,以后可以展开说说

⊙Jason⊙2021-12-24 15:51:26

超级大干货,也大太棒了,最近我也要买储蓄险,一直不会算这玩意[捂脸]

作者

IRR 收益算是买储蓄险的必备技能啦,赶紧学起来~

heng2021-12-24 15:50:47

上班摸鱼用电脑看得贼认真的我[吃瓜]

作者

那就快祈祷你老板没关注我的号吧 [让我看看]

背包2021-12-24 16:11:38

特别是周五的下午,就是适合摸鱼看公众号的,哈哈

Sandy2021-12-25 08:52:27

也大,这个收益算出来是复利还是单利?

作者

IRR 是复利收益率

婧婧2021-12-24 16:06:31

想问一下,那我一直投资银行理财收益率也差不多呢?是不是也可以当作是一种兜底的方式

作者

银行理财作为长期兜底我觉得不太行,你想想 20 年前的银行理财收益率,你现在还找得到吗?银行理财收益率在利率下行中会逐渐缩水,这个问题要考虑进去。

王珍艳2021-12-24 18:00:29

是的,我前几年买的一款年金险标的是4.98,实际才不到3%,不懂理财买保险,到处塌坑[流泪]

zengliee2021-12-24 16:57:11

想请教一下也大,如果在负资产的状态下,依然拿一部分钱出来学习理财,这样的方式可取吗?

作者

还债时期最佳的状态——一部分钱用来还债,同时依然留出一部分钱做自己喜欢的事儿,让生活过得更开心。一味延迟满足会把当下过得很痛苦,反而走不远。但是吧…… 为啥学理财一定要花钱呢?

吕可2021-12-24 16:22:54

用电脑看文章和用手机的感受不一样,电脑可以让人心静下来慢慢看,手机就想往下划。

stella2021-12-24 16:06:29

今天赶的还算早,刚给同事分发好圣诞平安果,回来看文章[机智]

作者

说起来我想起来个事儿,圣诞发平安果到底是哪个人才发明的习俗啊?欧洲好像也没这个惯例呢 ?? 但听你这么一说突然有点怀念高中时满天飞的苹果、橙子了……

L2021-12-24 17:03:07

XIRR更灵活一点,IRR的时间间隔只能是固定的

作者

对于储蓄险计算来说,IRR 更易学一些。有余力的小伙伴们也可以去自学一下 XIRR

姜~产后恢复,哺乳指导2021-12-24 16:18:42

现在的年金险是不是都附带万能账户呀,万能账户的收益率看着还不错,是否值得投

作者

光明慧选是可以附带的,我觉得值得选上,保底 3% 收益,上不封顶(目前是 4.5% 左右),风险收益明显不对称 [机智]

Evan2021-12-24 16:07:00

近几年可能要贷款买房,买储蓄险 是不是不买就不太合适了, 毕竟北京… 哎

作者

储蓄险属于典型的长期投资,而且最好 10 年以上,短期可能要用的钱还是要慎重,尤其要规划清楚未来可能的现金流

春风十里从南到北2021-12-24 15:53:09

也大,基金组合有些已经恢复跟投了,怎么我要稳稳的幸福和兴全低波动小确幸还在整改中,这组合后期会不会取消了?

作者

交银和兴全都是有投顾拍照哒,这个问题不用担心,耐心点~

作者

对了,且慢上的我要稳稳的幸福一直都能买 [666]

九十九2021-12-24 16:23:55

大大 最近在犹豫信泰的如意享七金版 但是总担心这个公司偿付能力不行,尤其是曾经出现过负的偿付能力,就是怕以后打官司什么的,虽然知道有保险的保证金托底什么的~

作者

看看我之前写的这篇:https://mp.weixin.qq.com/s/h5LTH6EYrHfziXRgbfz9DQ

Jeremyoga2021-12-24 15:59:01

昨晚本来在纠结投多少 因为不想给自己后面太大负担 而且领钱得50岁以上才划算 那样的话太晚了(就冲60才能领钱就把光大pass) 后面想想觉得这只是投资一部分 而且本金不多的话收益基本就那回事 多少钱办多少事就不纠结了[呲牙]

仰望星空钟2021-12-29 12:05:26

中午有时间算了下我买的年金险的IRR,标榜4.025%,假设活到83周岁,IRR为3.88%,最坑的来了:年金终身领,身故保险金却是收益的大头,活着领的太少了,死了赔付谁稀罕![流泪][流泪][流泪]赞 1